

肿瘤免疫逃逸 是肿瘤的 重要特性 ,阐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对于推动癌症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虽然 T 细胞和 NK 细胞在免疫监视中发挥关键作用,能够识别并清除恶性细胞,但肿瘤往往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或逃避免疫攻击。尽管 已有多种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被发现【1】, 但对调控这一过程的转录程序仍然知之甚少。 深入理解 这一过程对于 肿瘤细胞逃避 T 细胞和 NK 细胞介导的免疫 杀伤的作用 ,有助于揭示肿瘤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,也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理论基础。
近日,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潘登团队 及北京大学定量生物中心曾泽贤团队在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:ZNF296 Drives Immune Evasion in Epithelial Cancers by Repressing Immune Stimulatory Genes的研究。研究通过全基因组CRISPR激活筛选鉴定发现转录因子ZNF296是驱动免疫逃逸的重要调控因子。阐述了胚胎干细胞中高表达的分子ZNF296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,并揭示其在免疫逃逸与上皮-间质细胞状态调控中的双重作用。

团队 利用 肿瘤细胞 -NK 细胞共培养 的 全基因组 CRISPRa 筛选鉴定 出 上皮肿瘤中高表达的转录因子 ZNF296 是肿瘤细胞抵抗 NK 细胞杀伤的关键分子。 功能学实验证明 ZNF296 是 介导肿瘤细胞对 NK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( CTL )免疫抵抗的关键驱动因子 。在 体内 小鼠 肿瘤 模型中, 抑制 ZNF296 显著 抑制肿瘤增殖及转移 , 增强 NK 细胞和 T 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,并促进免疫细胞向肿瘤微环境的浸润。
在机制上, ZNF296 通过抑制干扰素刺激基因及多种对 NK 细胞和 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至关重要的免疫 激活 性配体(如 FAS , ICAM1 , CD58 )的转录 表达 ,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。 值得注意的是, ZNF296 还能同时抑制间质型基因表达程序,揭示其在免疫逃逸与上皮 - 间质细胞状态调控中的双重作用。 在分子层面上, ZNF296 可直接与 NuRD ( Nucleosome Remodeling and Deacetylase Complex ) 染色质重塑及去乙酰化复合物相互作用,并将其 招募 至靶基因启动子区域以抑制 相应 基因表达。
在治疗策略上,研究团队使用 针对 NuRD 核心组分 HDAC1 抑制剂罗米地辛( Romidepsin ) 处理肿瘤细胞。研究发现,仅需低剂量的罗米地辛即可使 ZNF296 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对 NK 细胞和 T 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加敏感,提示 ZNF296 可能作为肿瘤对 HDAC 抑制剂药物敏感性的潜在分子标志物。
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已出站博士后王鹤飞,博士生赵方廷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。清华大学基础医学 院 , 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潘登及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曾泽贤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158/0008-5472.CAN-25-0153
制版人:十一
参考文献
1. A. Kalbasi, A. Ribas, Tumour -intrinsic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.Nat Rev Immunol20, 25–39 (2019).
BioArt
Med
Plants
人才招聘
学术合作组织
(*排名不分先后)

战略合作伙伴
(*排名不分先后)
转载须知
【非原创文章】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,欢迎个人转发分享,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,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,违者必究。
河南股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